壹、正文

天長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無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

 

貳、各家註解:

一、《老子注》 王弼

天長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

自生則與物爭,不自生則物歸也。

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;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無私邪,故能成其私。

無私者,無為於身也。身先身存,故曰,能成其私也。

 

二、《老子河上公注》 河上公

韜光第七

天長地久

謂天地長生久壽,以喻教人也
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

天地所以獨長且久者,以其安靜,施不求報,不如人居處,汲汲求自饒之利,奪人以自與也。

故能長生。

以其不求生,故能長生不終也。

是以聖人後其身,

先人而後己也。

而身先,

天下敬之,先以為長。

外其身,

薄己而厚人也。

而身存。

百姓愛之如父母,神明祐之若赤子,故身常存。

非以其無私邪。

聖人為人所愛,神明所祐,非以其公正無私所致乎。

故能成其私。

人以為私者,欲以厚己也。聖人無私,而己自厚,故能成其私也。

 

三、《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》唐玄宗李隆基

天長地久。

標天地長久者,欲明無私無心,則能長能久,結喻成義,在乎聖人,後身外身,無私成私耳。

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

天地生物,德用甚多,而能長且久者,以其資稟於道,不自矜其生成之功故爾。

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

後身則人樂推,故身先。外身則心忘淡泊,故身存。

非以其無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

天地忘生養之功,是無私。而能長且久,是成其私。聖人後外其身,是無私而能先能存,是成其私也。

 

四、《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》宋徽宗趙佶 註

天長地久,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

天穹窿而位乎上,經為日月,緯為星辰,而萬物覆焉。地磅礡而位於下,結為山嶽,融為川澤,而萬物載焉。萬物覆載於天地,天地無心於萬物,故天確然而常運,地聵然而常處,所以能長且久也。天地有心於生物,則天俄而可度,其覆物也淺矣,地俄而可測,其載物也薄矣。若是則有待也,而生烏能長生?

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

天運乎上,地處乎下,聖人者位乎天地之中。達而為三才者,有相通之用。辯而為三極者,有各立之體。交而為三靈者,有無不妙之神。然則天地之與聖人,鹹得乎道,而聖人之所以治其身,亦天地已。故此章先言天地之不自生,而繼之以聖人不自有其身也。人皆取先,己獨取後,曰受天下之垢,是謂後其身。後其身,則不與物爭,而天下莫能與之爭,故曰後其身而身先。在塗不爭險易之利,冬夏不爭陰陽之和,外死生,遺禍福,而神未嘗有所困也,是謂外其身而身存。夫聖人之所以治其身者如此,況身外之事物乎?遭之而不違,過之而不守,體性抱神,以游世俗之間。形將自正,物我為一,先天地生,而不為久,長於上古,而不為老,此其效歟!

非以其無私耶,故能成其私。

天地之大德曰生,聖人之大寶曰位,道者為之公,天地體道故無私,無私故長久。聖人體道故無私,無私故常存。自營為私,未有能成其私者也。 

 

五、《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經》明太祖朱元璋

天長地久,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久。

天地不自生者,人本不知,天地自生不生,但見風雨霜露益於世人,亙古至今不息,未見天有自生者,故設詞以訓後人。

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,非以其無私耶?故能成其私。

後其身者,儉素絕奢。身失者,勞心身而用治道也。有志於濟人利物。外其身者,以其不豐美其身,使不自安而身存,乃先苦而後樂也。非以其無私,所以為此而成其己道也,非私者何? 

 

六、《老子道德經憨山注》憨山註

天長。地久。天地所以長且久者、以其不自生、故能長生。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。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無私耶。故能成其私。

此言天地以不生故長生,以比聖人忘身故身存也。意謂世人各圖一己之私,以為長久計。殊不知有我之私者,皆不能長久也。何物長久,唯天地長久。然天地所以長久者,以其不自私其生,故能長生。其次則聖人長久,是以聖人體天地之德,不私其身以先人,故人樂推而不厭。故曰後其身而身先。聖人不愛身以喪道,故身死而道存。道存則千古如生,即身存也。故曰外其身而身存。老子言此,乃審問之曰,此豈不是聖人以無私而返成其私耶。且世人營營為一身之謀,欲作千秋之計者,身死而名滅。是雖私,不能成其私,何長久之有。

 

七、《道德經真義》 黃元吉 

天長地久。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無私耶?惟其無私,故能成其私。

  天地之氣,渾浩流轉,歷億萬年而不敝者,皆由一元真宰默運其間,天地所以悠久無疆也。即發育萬物,長養群黎,而生生不已,天地亦未嘗不足,氣機所以亙古不磨也。太上曰「天長地久」,不誠然哉!然天地之能長且久者,其故何歟?以其不自生也。設有自生之心,則天地有情,天亦老矣。惟不自有其生,而以眾生為生,是眾生之生生不息,即天地之生生不息也,故曰長生。世人多昧此生生之理,不求生而求死,不求長生而求速死。陷溺於富貴功名,沉淪於聲色貨利,時時握算,刻刻經營,不數年而精枯氣弱,魄散魂飛,費盡千辛,難享一世。營生反以尋死,可勝浩歎!是以聖人法天效地,不惟勢利之場不肯馳逐,即延年益壽之術,亦不貪求。惟以大道為先,淨掃心田,精修命蒂,舉凡一切養身章身之具,在在不暇營謀,一似後其身、外其身者然。卒之德立而同類莫超其上,名成而後世猶仰其型。非所謂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者乎?視世之自私其身反戕其生者,誠高出萬萬倍;而聖人究非矯情立異也,自來恬淡是好,清淨為懷,不隨俗而浮,不依形而立,廊然大公,一似天地之無私者焉。夫人多自私而慼慼於懷,聖無一私而皎皎物外。一片虛靈之象,空洞之神,常照耀而不可稍遏。向使區區以血肉軀、臭皮囊,時刻關心,晝夜系念,又烏能獨先而不後,長存而不亡耶?惟其無私,故與天地合撰,日月合明,而能成其私也。後之修道者,欲此身不朽,此神不壞,雖用刻苦工夫,擺脫垢塵,久久鍛煉,自然乾乾淨淨,別有一重天地,另有一番世界,而不與世俗同生死也,何樂如之?

  天地不言,全憑一元真氣斡旋其間,所以週而復始,生機毫無止息,天地之長久,故歷萬古而常新也。聖人參天兩地,養太和之氣,一歸渾沌之真。處則為聖功,出即為王道。何世之言修己者,但尋深山枯坐,毫不干一點人事:雲治世者,純用一腔心血,渾身在人物裡握算!若此者各執一偏,各為其私,非無事而寂寂,有事而惺惺者焉。聖人窮則清淨無塵,而真形與山河並固;達則人物兼善,而幻身偕爵位俱輕。迨其後名標宇宙,身獨居先;功蓋環區,形存異世,非以其無私耶?學人能去其私,一空色相,永脫塵根,積功則留住人間,飛昇則長存天壤。不私其身而卒得長生,轉世之為身家計者,不啻雲泥之判也。人可不絕外誘之私耶?

 

八、《老子本義》 魏源 

天長地久。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無私耶?惟其無私,故能成其私。

上章谷神不死而露天地根。此天地之所以長久也。天施地生。而不自私其生。故能長生。使天地而自私其身。則天地亦一物矣。何以能長且久哉。是以聖人處柔處下。本以先人而後其身也。而人愈貴之。寡欲無求。本以利人而外其身也。而人愈不害之。其後身外身。夫非心之無私邪。乃身以先且存焉而成其私。亦理勢之固然耳。程氏俱日。天地人一源耳。天之所以爲天。地之所以爲地。人之所以爲人。固同。而天地之能長且久。人獨不然者何哉。天不知其爲焉天。地不知其爲地。今一受形而爲人。則認以爲己。曰人耳人耳。謂其有身不可以不愛也。而營分表之事。謂其養生不可以無物也。而騁無益之求。貴其身而身愈辱。厚其身而身愈傷。是世之喪生者非反以有其生爲累邪。黄老之恉如此。豈養生家自私其身者所得託哉。李氏嘉謨曰。天不愛其施。地不愛其生。是謂不自生。不自生。萬物恃之以生。故能長生。此天施地生之道。所以未嘗一日息也。

 

《老子衍》 王夫之 

天長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(不自生物)故能長生。(物與俱長)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;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無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

夫胎壯則母羸.實登則莖獲,其不疑天地之羸且獲者鮮也。乃天地不得不食萬物矣,而未嘗為之食。胎各有元,荄各有蕾,游其虛中,而究取資於自有。聖人不以身犯准,是後之也;不以身入中,是外之也。食萬物而不恩,食於萬物而萬物不怨。故無所施功,而功灌於苴鹵;無所期穗,而德行於曾玄;而乃以配天地之長久。

 

十、《老子止笑談》 朱邦復 

天長地久,         ◆起

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◆承

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   ◆轉

非以其無私耶?故能成其私。     ◆合

 

◆起-論時間

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┐

    │天長地久, │

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┘

  概念分析:宇宙為天,地球為地,是為天地。

  客觀真實1:宇宙也有生命,但其時間動輒以億年計,對人類而言,是長且久。

  客觀真實2:宇宙之起源,據當今科學家計算,距今約為一百五十億年到二百億年。宇宙中有幾十億個銀河,每個銀河又有近一千億個恆星。恆星之生命與其質量成正比,地球屬於太陽系,誕生迄今已有四十六億年。

  老子認為:天及地的生命極為長久。

  ●《易經˙恆卦》彖曰:『恆久也,剛上而柔下,雷風相與,巽而動,剛柔皆應。恆,恆亨◆咎利貞,久於其道也。天地之道,恆久而不已也。利有攸往,終則有始也。日月得天而能久照,四時變化而能久成,聖人久於其道,而天下化成,觀其所恆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』。

  人類文明有史可稽者,約五千年,尚不及地球萬分之一,地球生命可謂長矣。再若追究宇宙之起始,則天更長也。前已論之,時間系因能量與物質之相互作用而產生。故而時間必有兩種現象,一為客觀時間,一為主觀時間。前者以宏觀而言,因宇宙之能量空、時為一互動之整體,無從分割。但客觀時間又為各個單獨粒子與能量作用累積而成,對個別之粒子(對人亦然),其時間則有一定之限度。

 

◆承-原因

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
    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│

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  客觀真實1:地球上所有能量,全部來自太陽。

  客觀真實2:太陽僅為銀河星系中一普通恆星。

  客觀真實3:人類依賴太陽能而生存,對人而言,太陽的生命幾乎等於無限。

  老子認為:天地所以能長久,生長萬物,非為自我。因其無私無我,故能長生。

  ●《章七五》:『夫唯無以為生者,是賢於貴生』。

  ●《呂氏春秋˙去私》:『天無私覆也,地無私載也,日月無私燭也,四時無私行也,行其德,而萬物得遂長焉』。

  人之生命得之於天地,天地生人,人生生死死,而天地依然,因其利在天下,德被萬世。在二元觀的立場,人為個體,以個體之時、空為中心,是為「私」,自有其極限。個人組成群體,若以群體之時、空為中心,是為「公」,其極限為個體之和。對「私」而言,「公」為長生,其理甚明。

 

◆轉-及於人

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
    │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│

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  客觀真實1:太陽照耀萬物,無遠弗屆,故萬物榮焉。

  客觀真實2:地球承載萬物,無所分辨,故萬物安矣。

  客觀真實3:天地無私,故天地存。

  老子認為:所以聖人不計名利,反而受到尊重。不顧己身安危,反而能保其身。

  ●『謙受益,滿遭損』。

  ●《章六六》:『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,欲先民必以身後之,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』。

  利、害、得、失相互作用,迭為因、果。利之大者,嘉惠天下,萬物均沾其利,生者莫不感其德。人若能捨私以就公,化小我而為大我,以群體之利害為個體取捨之標準,此可謂人生觀念之質變。可稱為超凡入聖、明心見性,在宗教上,即所謂的「菩薩」、「佛」。在人的層次分類中,為數最少,卻為人類思想、觀念之最高境界。

  中國之聖人如孔、孟、老、莊等,今日備受尊崇,然而在其生時,卻未能為當代所重視,其因即為『聖人後其身而身先』之故。聖人之能力才智,遠遠超過凡俗,正因如此,始得見他人之所未見,發他人之所未發。凡人無見遠之能力,僅能相信眼前人人皆見者,時未至,事未濟,輒斥而非之。設若聖人僅顧其個人之私,何不譁眾取寵,兼收名利?

 

◆合-結論

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
    │非以其無私耶?故能成其私。│

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  客觀真實1:太陽之光僅能及於太陽系;地球引力亦僅影響地面物體之質量。

  客觀真實2:各宇宙星系,無不有其獨特的體系。

  客觀真實3:但凡在同一體系下,整體之利害一致。

  ●《章八一》:『既以為人己愈有,既以與人己愈多』。

  老子認為:是否聖人沒有私心呢?實因其行為無私,故而得利最多。

  私心即為利己,利己之餘,尚有利人與不利人兩種影響,前者互蒙其利,是以利多;後者各得其利,尚且損人,故利少。人各為己,因此人與人之間充滿矛盾、猜忌,相互攻訐,人人皆得其害。若有人不計私利,兼善天下,則人人感之、護之,人人皆得其利。然而想要無私必先有大智,有智始得利人。以太陽為例,因其能量充足,方得施捨不斷。

 

十一、《老子臆解》 徐梵澄 

天長地久。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也,故能長生。

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不以其無私歟?故能成其私。

  「天長地久」,今當謂之「長存」,不當謂之「長生」。以無生者況有生者,似覺不類。然此章主旨,謂聖人之外身而已。近世科學進步,養生家無所不至,其實徒養其身,適足以 戕賊之者,眾矣。參苓日進,針藥時施,採集窮於山海,殘害及於猿鹿。葆健康而增衰弱,求長壽而促修齡,不可謂非現代文明之大病。若是者,外之者愈已。

  其用世,同此義也。在己為私,背私為公。私其身,私其有,終亦不保。自來成大事者,皆無私。如諸葛公之成都八百株桑樹,乃可謂「能成其私」。

綜合解析與應用

 

十二、《老子道德經校註》 朱謙之 

天長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久者,以其不自生,

  嚴可均曰:「長久者」,河上、王弼「長」下有「且」字。

  謙之案:傅、範本同。遂州碑作「天地長久」。又「天長地久」,蓋古有此語,此引而釋之耳。

故能長久。

  謙之案:「故」字碑本磨滅不明。「長久」,各本作「長生」。嚴可均曰:「王氏萃編引邢州本與此同。易州石柱及河上、王弼作『長生』,非也。」又案敦煌本與晉紀瞻易太極論引均作「長久」。此「久」字蓋假借為「有」,與前二「久」字稍別。列子天瑞篇:「精神者,天之久;道進乎本不久。」註:「當作有。」故能長久,即言故能長有也。

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

  謙之案:杜光庭本無此二句。韓詩外傳引「故老子曰『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』」,與諸本均同。

 

以其無私,故能成其私。

  嚴可均曰:「以其無私」,釋文引河上與此同。御注、王弼「以」字上有「非」字,王弼句末有「邪」字。

  謙之案:陳碧虛曰:「河上公、嚴君平本『以其無私』,王弼古本作:『不以其無私邪?』」是陳所見嚴本與此石同。王古本與傅本及准南道應訓引同。廣明、慶陽、樓正、高翿、范應元、室町鈔本與今王本同。又遂州碑本作「此其無屍,故能成其屍」。強本成疏:「屍,主也,……而言成其屍者,結歎聖人也。」成所據經文,蓋即遂州碑本。案「私」作「屍」,非也。後漢方術傳「屍解」註:「言將登仙,假托為屍以解化也。」此為神仙家言,竄入老子本文,強本成疏與遂州本皆如此。

  

十三、《老子探義》 王淮

天長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

所謂「天長地久」者,喻宇宙大自然之永恆而無窮也。「自然」與「人生」是兩個互相對立的概念,相對於自然之永恆與無窮,人生便顯得非常短暫與渺小,於是面對大自然吾人首先便產生一種「羨慕」的心哩,進一步便產生一種「企求」的意念。在古人因而有「天人合一」一觀念的形成,在印度則有所謂「梵我不二」的思想,但是「天人合一」如何可能?於此便逼出「法天」一觀念。然而所法者何?法天地所以長久之道亦即大自然所以永恆而無窮之故也。老子於此處指出天地所以長久者,在於其「不自生」故能「長生」。而此亦便是問題之關鍵所在:所謂「不自生」究為何義?(一)在「體」上講:即不自「覺」其生之謂。(二)在「用」上講:即不自「營」其生之謂。不自覺其生,則必「無心」;不自營其生,則必「無為」。無「心」無「為」則主觀上為一「渾沌」,而客觀上可以完全「相忘」。如此,則無知無欲,順帝之則,此其所以能「長生」也。莊子應帝王篇謂七竅鑿而渾沌死,可據以為此處之反證。

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;外其身而身存。

  上文言天地之所以長久在其無心無為無知無欲,故能長生。此言聖人體天道(法天),亦將無心無為、無知無欲,故能不執有我而達到一種「忘我」的境界,這種「忘我」的境界,在莊子齊物論中便是南郭子綦的「喪我」,在天下篇中便是慎到的「棄知」「去己」。聖人既「忘我」矣,則因其無「心」、棄「知」,故不知競爭,因其無「為」,去「己」,故不為求得。不知競爭,則「後其身而身先」,不爲求得,則「外其身而身存」。何則,本經八十一章曰:「己愈為人己愈有,己愈與人己愈多」,所謂「己愈為人己愈有」者,及此章「外其身而身存」之謂也
。復次,所謂「後其身」與「外其身」即是「忘我」亦即是一種謙讓,退藏與收斂的精神,聖人用之以全其身而成其德。故本經廿二章曰:「曲則全、枉則直、漥則盈、弊則新」,四十一章又曰:「進道若退」,「建德若偷」,皆其義也。

非以其無私邪,故能成其私。

  所謂「無私」者,謂「後其身」與「外其身」也;所謂「能成其私」者謂「身先」與「身存」也。老子此處所言者,實為一種理性的詭譎,所表現者,實為一種辨證的智慧。蓋何以後其身而反身先?!外其身而反身存?!且既無私矣,又何以能反成其私?!此種理論表面觀之,似乎皆是矛盾而不可能者,然而「恢詭譎怪、道通為一」(莊子齊物論語),此則固非一般世俗淺人常識之見者所能達其義也。須知老子此處乃是就成德之功夫而言,亦即是指修道之活動而言也。本經四十八章曰:「爲道日損」,蓋修道之要,在「損」不在「益」,故成德之術在「與」不在「取」。此即所謂理性的詭譎,辨證的智慧。故本經四十章曰:「反者道之動」,此其所以能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,無私而反成其私也。

 

參、綜合觀察與應用

  翻閱與查找了許多前人的注解,發現似乎都大同小異,只是出發點不同(佛道儒)所以解說的方式不同,但主要意思都是不變的——借天地無為之長生,來解說聖人不營個己反而成就自己。

 

  究天地之理之本,通古今事物之變,總萬物之多之所一,包涵天地人之總體,求物化事變其所以然,明所以知之方,人之所當行之路,此者,老子統稱之曰「道」(李,2007)。老子的一個基本思考方式是,把他對世界的理念,經由道或天地萬物怎樣怎樣,呈現出來。然後利用這來講述或鼓吹聖人怎樣怎樣,來呈現他的修人和修政的思想(劉,2004)。

 

本篇亦未脫離此套路,由天道推論人道,主要反映了老子以退為進的主張。先舉天地長且久(雖仍有年限,但與渺小的人類相比,仍是長久的多)乃是因為天地不存私營己,所以可不朽;再回到本篇老子最想表達的主題:聖人如何成就?因為他們就跟天地的不自生一樣,總把自己放後面、把生命置之度外,反而可以到前面、反而可以保存生命,一切都是因為聖人不自私,這是因為這樣的不自私,才成就了個己(私)。

 

  而本篇的重點就是「居後不爭」:老子認為人應有「居後不爭」之心,嘗謂:「我有三寶,持而保之;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夫慈故能勇,儉故能廣,不敢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長。」只有仁慈、儉樸、謙讓不爭的人,方能具備道德勇氣,進而博施於人,受人尊敬擁護而成大器。老子嘗謂:「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無私耶,故能成其私。」只要人能捨棄爭先爭勝之心,深明「持而盈之,不如其己。揣而銳之,不可長保。金玉滿堂,莫之能守。富貴而驕,自遺其咎」之理。莫自恃聰明,鋒芒太露,應抱持以退為進的處世態度,從而達致「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」的境界。(維基百科)

 

  應用到日常生活來說,就是「不爭」!爭是不爭,不爭即是爭。許多人事物總是因為我們太渴望得到,爲之汲汲營營、廢寢忘食,然而到頭來卻發現所有的努力皆成幻影,為了自己的失敗、美好藍圖的破滅而痛苦許久,等待下一次的追尋,繼續汲汲營營患得患失,然後又是一次的失敗...,而反思那些成大事的聖人,他們都是如何獲得那些名聲、滿足自己的慾望、讓自己千古留存?老子告訴我們,他們壓根沒有想過要什麼名聲,因為他們從來不在意那些外在他人所言的功過;沒有想過要滿足什麼慾望,因為他們只知道要享受當下珍惜現有;而千古留存更是沒有想過,僅是那樣平平淡淡地順應著自然的脈絡,從來不想刻意去爭什麼,不爭的人循著自然樂天且柔軟地生活著,他們從來不去想要獲得什麼,有光芒的人自然就會發光,其他人也將發現他們隱藏在樸拙本性下的能力,這一切都是順應著天道走的,於是不爭的人反而成就自己。當然老子並不是要我們什麼都不管、什麼都不顧、什麼都不要去想,諸葛亮也說:「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」,是一切都要以道為依歸,以退為進、以守為攻、以不爭抗爭,無私終能成就己私。

 

肆、結語

  總是感覺天道離我們很遠,聖人也離我們很遠,要如何將老子之道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是個艱困的課題,因為這樣的境界太過虛無,無法刻意追求,畢竟我們只是凡人,相較於廣大的天地、悠久的時間來說,是如此渺小地不足一道。但思及老子的思想——「反」,為什麼要刻意去追求道呢?越是刻意追求就越是遙遠,反而不去刻意道自然就會在心中,生活中美一個小小的平淡都是道。要發自內心地去體會自然中每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,每一處都是奇蹟,人生的道也都在裡面,用無求不爭的眼光去看世界,將會發現許多許多從前不曾留意過的幸福。

 

伍、參考資料

老子四種(6).王弼、河上公等(1999).台北:大安出版社。

老子釋義(29-32).黃登山(1987).台北:台灣學生書局。

老子探義(30-33).王淮(1969).台北:台灣商務。

老子精讀(24-26).劉福増(2004).台北:五南出版。

李增(2007).老子道論之研究.明道學術論壇,3(1),63-96。

維基百科(無日期)‧老子,2009年6月18日取自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8%80%81%E5%AD%90&variant=zh-tw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peranza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